内容节选自《农小蜂:一文读懂自治区农业产业概况》,报告全文约28000+字,含44图表。
本文基于农小蜂在运营过程中积累的:自治区农业产值、种植(养殖)规模、产量等数据对自治区农业产业概况进行简析,梳理自治区农业产业基本面及发展趋势,让对农业产业感兴趣的各方更直观、有效的了解自治区农业产业运行和发展态势,为关注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科研、育种、种植(养殖)、加工、仓储、包装、保鲜、运输、销售等活动的主体及社会服务机构等各方提供参考。
1. 自治区海拔高、纬度低,气候复杂多样、垂直差异明显,水资源丰富,但耕地资源明显趋紧,耕地后备资源的稀少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全区耕地面积为0.2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0.18%,2022年,自治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45%,明显低于第二、第三产业。农林牧渔业中,牧业总产值最高,2021年,牧业总产值为129.32亿元,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0.65%;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约为45.16%;林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约为1.55%;渔业产值所占的比重约为0.11%。
2. 粮食是自治区播种的主要农作物,2021年,自治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6.48千公顷,在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8.01%,产量为106.15万吨。在各类粮食作物中,谷物播种面积为179.8千公顷、产量为103.88万吨,两者在全区粮食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均在95%以上,远高于豆类和薯类。青稞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40.71千公顷、产量为80.09万吨,两者在全区粮食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均在75%以上。
3. 畜牧业是自治区农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2021年,自治区大牲畜(牛、马、驴、骡)存栏量为688.15万头。其中,牛、马、驴、骡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5.48%、3.95%、0.44%、0.13%。与2011年的660.37万头相比,全区大牲畜存栏量增长了27.78万头,增幅约为4.21%。其中,牛是唯一存栏量增长的大牲畜品种,与2011年相比,牛存栏量增长了42.16万头,增幅约为6.86%,其所占的比重增长了2.37%。
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北邻新疆,东北紧靠青海,东连四川,东南与云南相接,南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等国毗邻,西与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复杂多样,国境线公里,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自治区境内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其中8000米以上的有11座,被称为除南极、北极以外的“地球第三极”。全区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仅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022年,自治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132.64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0.16亿元,同比增长6.2%,在全区一、二、三产业中增速最快。近年来,自治区立足特色农畜产品资源禀赋和产地环境,大力发展青稞、草业、牦牛、奶业、藏猪、藏羊等农牧业特色产业,研发了青稞系列食品、牦牛肉和藏香猪系列肉制品、高原特色乳制品等特色农牧产品。
随着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显现,农业产业快速发展,农牧民收入稳步提高,2012年至2021年,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697元增加到16935元,增加了11238元,增幅约为197.26%,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9%。
自治区气候复杂多样,总体来说由于海拔高、纬度低,具有日照时间长、气温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多夜雨、冬春干燥、多大风等特点,气候垂直差异明显。自治区年均日照时长在1475.8至3554.7小时之间,是全国日照时长最高的地区。全区年均气温在-2.8℃~11.9℃之间,各地区温差较大,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最温暖的东南地区年均温度约10℃左右,而喜马拉雅山脉及其北麓山地年均温度在-3℃以下。
自治区年降水量在74.8至901.5毫米之间,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湿润,西北干燥,雨季分明,雨季(6~9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80%至90%。热带—带—温带—亚寒带—寒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由东南向西北呈带状分布,山地季风气候与高原季风气候交错。
自治区水资源丰富,是中国水域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自治区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地表水、地下水、冰川水以及大气降水。其中,在地表水资源方面,恒河、印度河、湄公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河都发源或流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0余条,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条,年均径流量为4482亿立方米;常年水面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有808个,总面积达2.8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31.7%,主要湖泊有:巴松错、然乌错、羊卓雍错、玛旁雍错、纳木错、色林错、扎日南木错、班公错。
在地下水资源方面,地下水资源总量约1107亿立方米。在冰川水资源方面,的冰川面积约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的46.7%,冰川水资源总量为332亿立方米,其中75%的冰川为外流水系,25%为藏北内流水系。全区人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约16.18万立方米,耕地亩均地表水资源占有量约8.28万立方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自治区有效灌溉面积从245.31千公顷波动增长至282.8千公顷,增长了37.49千公顷,增幅约为15.28%。从同比增长率来看,自治区有效灌溉面积增长速度较为稳定,近年来长期维持在2%左右,但随着时间推进,增长速率呈现出逐渐放缓的趋势。
自治区土地面积为12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天然草场面积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7%;森林覆盖面积达6.3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5%;耕地面积为0.2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0.18%,土壤类型以山地灌丛草原土、潮土和亚高山草原土为主。
土地资源利用大致可分为六个区域,藏东高山峡谷农林牧区是土地开发利用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边境高山深谷林农区位于自治区南部边境地带,山高、谷深、河窄,气候、植被、水、热、土壤等条件优越,森林资源丰富,农产品种类较多,是西特的热带、带经济植物区;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包括拉萨市、日喀则和山南地区各一部分,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是自治区、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产业结构较齐全,产值比重最大;
高山湖泊盆地农牧区,位于中南部高山宽谷农业区以南,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以北,多夜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气候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藏北高原湖泊盆地牧区,位于自治区北部,地势高旷、地形复杂、气候干旱、草原辽阔,是最大的牧业区;藏北高原未利用区,位于北部,高寒、干旱、荒凉,局部草地初步开发为临时性牧场。
自治区农作物有青棵、小麦、玉米、油菜、豆类、水稻、玉米、荞麦、鸡爪谷、高粱、花生、芝麻等品种及约16个大类、20个科、150余种蔬菜,包括萝卜、白菜、西葫芦、西红柿、黄瓜、丝瓜、苦瓜、冬瓜、茄子、辣椒、芹菜、豆类、葱、花菜等,全区建立各类果园400多处,种植苹果、梨、桃、香蕉、橘子、葡萄、西瓜等,年产干鲜果品1万多吨,茶叶1吨,桐油15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温室大棚的兴建,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果蔬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在林业资源方面,自治区有木本植物1700余种,常见树种主要包括云杉、冷杉、铁杉、高山松、华山松、落叶松、云南松、白桦、青冈木等,喜马拉雅冷杉、巨柏为西有树种。此外,自治区还有药用植物1000余种,油脂、油料植物100余种,芳香油、香料植物180余种,工业原料植物(含鞣质、树脂、树胶、纤维)300余种,可代食品、饲料的淀粉、野果植物300余种,绿化观赏花卉植物达2000余种。可食用菌,如松茸等415种。
自治区植物性藏药材有191科、682属、2085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的65%~70%,药用菌,如灵芝等238种,已知有抗癌作用的线种。比较著名的中药材有冬虫夏草、藏红花、贝母、手掌参、藏茵陈、藏苍蒲、毛膏菜、绿蓉蒿、胡黄连、忍冬果、檀香、桃儿七、雪莲花、天麻、灵芝、三七、大黄、党参等。
自治区是中国传统牧区之一,主要牲畜有绵羊、山羊、牦牛、黄牛、犏牛、马、驴、骡、藏香猪等,家禽主要为藏鸡,都是千百年长期以来适应高原环境的独特产品宝博体育网址。
已知的鱼类有71种(含亚种),隶属于3目5科22个属。主要由鲤形目鲤科裂腹鱼亚科,条鳅科的高原鳅属,鲶形目的鮡科3大类群组成。其中,裂腹鱼亚科39种和亚种,条鳅科16种,鮡科11种,分别占鱼类总数的54.9%、22.5%和15.5%,这3个类群合计占整个鱼类的93%。其他鲑科1种、鲃亚科1种、野鲮亚科2种和裸吻鱼科1种。
据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自治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在全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45%,明显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37.73%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53.82%。
近年来,自治区青稞、草业、牦牛、奶业、藏猪、藏羊等农牧业特色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21年,自治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255.34亿元,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处于末位;与2011年的109.37亿元相比,增长了145.97亿元,增幅约为133.46%,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85%,增长速度在全国排名前列。
其中,牧业总产值最高,2021年,牧业总产值为129.32亿元,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50.65%;农业总产值为115.31亿元,仅次于牧业,其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5.16%;林业产值为3.97亿元,明显低于牧业和林业,高于渔业,所占的比重约为1.55%;渔业产值最低,为0.29亿元,所占的比重约为0.11%。
分类来看,与2011年相比,自治区牧业总产值增长了75.21亿元,增幅约为138.99%,其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增长了1.17%;农业总产值增长了65.69亿元,增幅约为132.39%,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21%;林业总产值增长了1.58亿元,增幅约为66.11%,所占比重下降了0.63%;渔业总产值增长了0.07亿元,增幅约为31.82%,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09%。
综合来看,近十年来,自治区农林牧渔业中,牧业发展增速最快,其在全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农业、林业、渔业产值虽然也各有不同在增长,但其在全区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2011年至2021年,自治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从219.04千公顷波动增长至274.19千公顷宝博体育app,增长了55.15千公顷,增幅约为25.18%。其中,除2017年出现同比下滑外,其余年份均维持增长趋势。种植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明显趋紧,耕地后备资源的稀少严重限制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粮食是自治区播种的主要农作物,2021年,自治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86.48千公顷,在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8.01%。与2011年相比,自治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16.33千公顷,增幅约为9.6%;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下降了9.67%。
青藏高原独特高原温凉气候,特别适宜种植喜凉的晚熟品种,有利于青稞、小麦、豌豆、土豆等粮食作物的生长。在自治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谷物、豆类、薯类的播种面积分别为179.8千公顷、5.16千公顷和1.52千公顷;三者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96.42%、2.77%和0.82%,谷物所占比重远高于豆类和薯类。
青稞是自治区主要播种的谷物,是80%以上藏族同胞的主食产品,青稞产业是藏区群众重要的就业渠道,也是农区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主要来源。2021年,自治区青稞播种面积为140.71千公顷,在全区谷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78.26%,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比重约为75.46%。日喀则市是青稞主产区,也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第一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青稞产区)。
除青稞外,自治区其他谷物,如小麦、玉米、稻谷等,播种面积均较小,2021年,全区小麦播种面积为32.49千公顷,在全区谷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8.07%,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7.42%;玉米播种面积为4.77千公顷,在全区谷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65%,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2.56%;稻谷播种面积为0.77千公顷,,在全区谷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0.43%,在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0.41%。
2011年至2021年,自治区油料作物播种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从2011年的24.02千公顷下减少至2021年的19.01千公顷,减少了5.01千公顷,降幅约为20.86%。其在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从10.97%波动下降到6.93%,下降了4.03%。
自治区种植的油料作物以油菜和花生为主,其中油菜播种面积为18.96千公顷,在全区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99.68%;花生播种面积为0.06千公顷,所占的比重约为0.32%。自治区油菜适宜推广应用区域广泛,油菜产业逐渐从以榨油为主向将油菜与生活休闲、生态保护及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紧密结合,充分向油菜的油用、饲用、蜜用、花用、旅游观赏价值等新方向探索发展。
随着科技农业的推广普及,自治区蔬菜种植业快速发展,本土蔬菜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自治区蔬菜播种面积为29.36千公顷,与2016年的23.02千公顷相比,增长了6.34千公顷,增幅约为27.54%,大量蔬菜生产基地不断涌现,蔬菜品种也更加丰富,高海拔地区吃菜难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绿色、无公害蔬菜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地处高原,平均气温偏低,不利于蔬菜生长,但高原上日照百分率高,光照强度大,非常适宜发展设施农业,通过优质的设施结构,生产高质量蔬菜产品。
2011年至2021年,自治区水果产业快速发展,果园面积不断扩大,从2011年的2.15千公顷波动增长至2021年的5.15千公顷,增长了3千公顷,增幅约为139.53%,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13%。近年来,自治区果园面积维持在5千公顷附近波动,但年间波动较为剧烈,同比增长率在±20%以上,为保障自治区居民的水果消费需求提供支持。
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饮茶历史悠久,茶叶是百姓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2021年,自治区茶园面积为4.33千公顷,是2011年全区茶园面积(0.16千公顷)的27倍,茶园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约达39.07%。
自治区茶叶种植区主要在林芝市波密、墨脱、察隅三个县。其中波密县易贡茶场是最早的茶场,连续3年获得有机茶认证,荣获2021年“第三届中国茶产业T20最美生态茶园”、2021年自治区绿色工厂、2021年国家绿色工厂等荣誉。茶场臻选系列绿茶荣获2020年“中绿杯”全国绿茶产品质量推选特金奖;臻选系列红茶荣获2021年“华茗杯”全国绿茶、红茶产品质量推选活动金奖。
墨脱县拥有中国第五大热带雨林,终年云雾缭绕,有50余处冰川,是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有“莲花秘境”的称号。目前,墨脱县已建成高标准高山有机茶园30余个,总面积近9000亩,种植的茶叶品种主要有福鼎大白、铁观音、名山特早213、储叶齐、梅占和4号茶等多个品种。
察隅素有“小江南”之称,温和湿润的气候,为茶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察隅红茶在第二届世界红茶品质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金奖。截至2020年年底,察隅农场已完成2168亩茶叶基地及茶苗繁育基地的建设。到2021年5月,农场已有1100余亩茶园进入采茶期,其中800亩为首次试采,2021年茶青试采摘约2000余斤,产值6万余元。
内容节选自《农小蜂:一文读懂自治区农业产业概况》,报告全文约28000+字,含44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