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东海域风光旖旎,游人如织;古城老街人气兴旺,烟火升腾;银城沃野谷物金黄,瓜果飘香;新城车间灯火通明,繁忙有序……在厦门同安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城市的脉动、乡村的变迁和文化的繁荣,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壮丽画卷正缓缓铺就开来。
2024年是习总亲自擘画的新福建宏伟蓝图10周年。同安区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实干争先。
往昔已展千重锦,今朝更进百尺竿。2023年,同安区地区生产总值达721.69亿元,12年来连跨“5个百亿”台阶,年均增长6.8%,上榜全国百强新城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全省文明城区……如今的同安,正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蹄疾步稳,纵深拓展。2024年,同安区深入实施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开展厦门市委“快字当头提效率、机关带头转作风”专项行动,以“经济发展提质年”“城市管理提升年”“基层治理提效年”“干部队伍提气年”活动为抓手,全力抓经济促发展、提干劲促落实,推动富美新同安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同安区以“工业立区”为本,工业基础扎实,门类齐全,覆盖国家经济行业分类中九成制造业领域。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44.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346.8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超千亿,位居全省83个县域前列。
在今年的“九八”投洽会同安区招商项目签约仪式上,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在同安已在建的华润40万千升喜力啤酒生产基地、华润区域销售总部的基础上,再次签约喜力啤酒二期增资扩产项目,将产能从40万千升扩大到80万千升,项目意向在相邻地块新增用地面积约200亩,预计新增投资额12亿元——同安啤酒产业“双轮驱动”时代即将来临。
抓产业,有重点——着重发展新能源、预制菜两条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布国内首个以地区冠名的全国性预制菜产业指数,“东南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同安指数)”将成为全国预制菜发展的风向标之一。
聚才智,蓄动能——同安新城持续发挥“三谷”磁场效应,推动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科创企业落地。厦门科学城同安片区入驻企业超1900家,全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增至144个,累计培育有效期内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5家。
引项目,促投资——紧盯同安新城市民服务中心等93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深化市区联动招商、产业链精准招商、校友招商,持续提升招商队伍专业化水平。
题定纲成,乘势而进。同安产业发展的脚步越迈越大,新能源产业实现从无到有,逐渐串珠成链,打造行业发展生态圈。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同安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2023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4.4%;今年1—10月预制菜产业产值达106亿元,跻身全国预制菜产业基地百强区第六位。一家家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专注于一片纸、一份食品、一颗电池、一枚芯片,从小到大,汇聚成同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创新是同安区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也是解答“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的关键之策。
推进新型工业化,既是同安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外在要求。同安区立足“4+4+1”产业体系,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从千年前自同安走出的科学巨匠苏颂,到“提质升级”的工业集中区,再到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发展建设中的厦门科学城同安片区,科技创新的浪潮,正在这片热土上翻滚不息。
同安区是厦门农村面积最大、农业占比最重的行政区,是厦门乡村振兴工作主战场,也是践行厦门跨岛发展重大战略的主阵地、主力军。要如何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才能写好“百姓富”这篇大文章,让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大同街道田洋村交出了一份亮丽答卷。
今年春天,田洋花海便吸引大批“流量”。在田洋村的西溪岸线,成片的格桑花海绵延千米,摇曳生姿,引来络绎不绝的市民游客徜徉花海,日均人流量过万。时入盛夏,一条条天鹅船、皮划艇荡漾在西溪之上,戏水声不时传来。田洋村的“溪游同安”项目再度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欢度避暑时光。
但在十几年前,田洋村还只是一座城郊老村,村民以务农为主。扎实推进“一村一品”建设为田洋村打开一条出路——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立足城郊融合型村庄特色与实际,田洋村开始发展甘蔗产业。随后,又接连打造了“甘蔗哥”“爱拼食堂”“田洋市集”等乡村振兴载体,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度重视和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同安区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大力开展东西溪流域生态治理,西溪滨水慢道焕然一新。乘此东风,田洋村利用资源打造特色农文旅商产业招牌,让村民在家门口一步步富起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十几年前的几万元,增长到去年的80多万元。
田洋村的蜕变,是同安区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缩影。
近年来,同安区全面拉开“一圈一轴双翼”城市发展框架,同安新城、同翔高新城(同安片区)“两大新城”成型聚势,祥平西、西湖等新兴片区蓄势发力,省市重点项目征收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考评连续6年全市第一。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培育24个“一村一品”市级专业村,“同安凤梨穗”等4个特色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7月6日,“环东风情季”如约而至。今年已是“环东风情季”的第二个年头,自活动启动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共吸引市民游客109万人次,成交金额超1.8亿元宝博体育注册。
2006年,环东海域综合整治建设工程启动,养殖清退、清淤吹填。随后,同安新城拔地而起,7.9公里黄金沙滩与绵延的彩虹跑道、绿地组成高品质海岸景观带“环东浪漫线”,代替了曾经疏于管养的滩涂地。
要如何发挥本地渔村的资源优势,串联起快速城市化建设下的新城与本地传统海洋渔村的同时,激活渔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环东风情季”应运而生。
作为“环东风情季”中的主要活动之一,渔村生活节沿着环东浪漫线,同安的浦头、后田、潘涂、丙洲等4个渔村轮流“坐庄”,拿出“一村一品”特色美食,接连在周末晚上举办文艺表演及啤酒烧烤美食等主题活动,释放渔村独特魅力,激发夜经济。
“环东风情季”火爆“出圈”,以渔村的烟火气串联起新城的高端酒店、度假区,也带动了周边景区、餐饮等一众行业的人气,打开了文旅产业的想象空间,由一场活动“出圈”变为城市“破圈”。
同安区山清水秀,山海林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4.51%,位居厦门市首位。群山环绕、通山连海的同安区何以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取得如此成就?向同安人询问答案,他们都要从30多年前说起——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同志曾在1986年、1997年两上高山,到同安区军营村和白交祠村深入调研、访贫问苦,并提出了“山上戴帽,山下开发”“既要种茶种果,也别忘了森林绿化”等发展理念。
军营村与白交祠村遵循“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不仅保护了绿水青山,还壮大了当地传统茶叶优势产业。在2022年,完成了全国首笔农业茶园碳汇交易,还设立了全国首个农业碳汇服务驿站,为广大农户提供“农业碳汇+绿色金融”的下沉式服务。
行走在银城山水之间,清澈的溪水潺潺而过,苍翠的山林美如画卷。绿色,正成为同安乡村振兴的澎湃动能。
当前,同安区已有6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市级美丽庭院165个、高级版“绿盈乡村”14个,并在2022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获得“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称号。
不仅森林覆盖率位居全市之首,水资源、溪流流域面积也居全市第一,绿色生态,已然成为同安的烫金名片。
同安区拥有汀溪水库宝博体育平台、溪东水库、莲花水库等3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东西溪、官浔溪、埭头溪、龙东溪四大流域,干流总长81.10公里,总流域面积641.44平方公里,约占总土地面积的96%,流域综合治理工作至关重要。
在东西溪流域浦声支流距离入海口约1.2公里处,浦声水闸项目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建成后,库区淡水资源有望增蓄约600万立方米,并将取代上游的瑶江橡胶坝,与现有石浔水闸遥相呼应,共同承担起东西溪水系科学调度的重任。
建设浦声水闸,是落实同安区“十四五”水利规划“内联、外引,增蓄、开源”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化拓展“厦门实践”,巩固提升“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的生动实践。
锚定打造“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美丽海湾的目标,数十年来,同安湾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如今的同安湾已经蝶变跃升厦门最大、水质最好的内湾,并在2020年达到了二类水质,风浪平缓,没有航线规划,适宜开展公开水域海上活动,相继举办了第十届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海峡杯帆船赛、J80亚锦赛、海洋之星青少年帆船赛等高规格的体育赛事。
从杂草丛生、海水黑臭、滩涂淤积的滨海环境,到如今被誉为“厦门市最美的海岸线”,黄金沙滩和蜿蜒的彩色步道将蔚蓝的大海和鳞次栉比的高楼隔开,优美的风景让滨海浪漫线成为市民游客露营、骑行、赶海、散步的首选地。同安湾畔,一座产、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滨海生态新城已经逐渐成型起势。
习总在厦门考察时强调,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
古同安负山襟海,近抚金、厦,绾结澎、台,是闽南泉州、漳州接壤的重要之处。自古以来,同安舟车辐辏、路桥纵横四达,众多同安籍先民漂洋过海,在宝岛落叶生根,开枝散叶。
史料记载,1926年,汉族人口355万,其中,同安人有55.3万,约占15%,相当于七人中便有一个是来自同安。
人口的衍播,带来文化的传播。同安区长期以来充分发挥同台一衣带水、一脉相承的关系,牢牢抓住两岸“血缘、地缘、神缘、文缘、俗缘、物缘”牢不可分的优势,持续深化闽台人文交流。
作为传播范围最为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信仰之一,源于同安的“银同妈祖”信仰已经在两岸开花结果。据《同安县志》《厦门志》《金门志》统计,明清以来,同安共有天后宫14座,金门便有10座。可见,同安的妈祖信仰历史之久、分布之广。
2010年,位于同安南门桥头的银同天后宫向奉祀妈祖的宫庙发出“银同天后宫黑脸三妈寻亲大团圆”的邀请函,邀请的宫庙到银同天后宫参访,为银同天后宫带来了参访的“热潮”。
数十年来,银同天后宫先后与彰化南瑶宫、台中乐成宫、台南鹿耳门天后宫、嘉义新港奉天宫、嘉义溪北六兴宫等知名妈祖宫庙结成了友好宫庙,逐步增进了与妈祖宫庙的交流联系。
做大做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开通全国首条“双语”服务台企税务专线,成功举办闽台同安东山古庙民俗文化节、厦台现代农业技术交流大会等对台交流活动,同台文化纽带和情感桥梁更加紧密……
新时代下,同安区正充分发挥优势,持续深化经贸、人文等交流,强化招商引资,深化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合作,积极为福建省建设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作出同安贡献。
作为全省唯一的种子种苗闽台产业园,厦门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为同安区种子种苗业的蓬勃发展不断蓄势赋能。
同安区通过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对台交流合作,引进人才和资金,让产业园逐渐成为种苗企业集聚区、华南种业展示与交易中心、两岸农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窗口。
截至目前,产业园累计引进台资农业企业30家,实现营收1.4亿元。累计引进农业优良品种300多个、先进种植养殖技术50多项,并拥有自主研发新品种170多个、种子种苗专利50多项,年均引资超500万美元,100多位台胞台农在园区内创业发展。
同安区是台胞重要祖籍地之一。一直以来,同安区发挥对台优势,积极探索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新路。随着惠台惠农政策逐渐完善,同安也将成台胞台商扎根发展的沃土。(记者 邱赵胤 通讯员 杨心亮 郑素描 张晓羽 颜祺)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